首页 资讯 正文

内蒙古通辽市:点“铝”成“绿” 循环经济“再升级”

体育正文 131 0

内蒙古通辽市:点“铝”成“绿” 循环经济“再升级”

内蒙古通辽市:点“铝”成“绿” 循环经济“再升级”

六月底(dǐ),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迎来双重好消息:累计发电量突破1400亿千瓦时;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的(de)核心设备——500千安节能电解槽,完成首批安装(ānzhuāng)。 这两大进展,恰好发生在国家推动铝(lǚ)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出台三个(sāngè)月后。政策明确提出,到2027年,“电解铝清洁能源使用比例要达到30%以上”。而霍林河的实践,正通过“煤(méi)—新能源—电—铝”的闭环生产(shēngchǎn)模式,推动这一目标加速落地。 通辽市扎哈(zhāhā)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(xiàngmù)首台电解槽顺利落槽(张新宇 摄) 自(zì)2014年起,依托内蒙古通辽市霍林河地区丰富的风能、太阳能和劣质煤资源,国家(guójiā)电投内蒙古公司循着“以煤发电,以电炼铝,以铝带电,以电促煤”的发展思路,建成了一个年消耗900万吨低热值褐煤的180万千瓦火电基地、105万千瓦新(xīn)能源装机、86万吨电解铝产能,并配以完善的配套电网和智能监控指挥中心的产业(chǎnyè)集群(jíqún),成为全国首个(shǒugè)“煤—新能源—电—铝”循环经济新范式。 铝业(lǚyè)之变:装上“绿色引擎” 炼铝,用电是关键,也是碳排放的大头(dàtóu)。在霍林河循环经济(jīngjì)的整体架构下,现有的86万吨电解铝产能已通过整合内部循环绿电等多种方式,正(zhèng)逐步提升清洁能源使用比例。截至2025年二季度(èrjìdù),现有86万吨电解铝绿电替代已达到26.7%,年均减排二氧化碳达超百万吨(bǎiwàndūn)。 如今,在建的扎哈淖尔35万吨绿电铝项目(xiàngmù),正是这一进化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“增量”。“简单(jiǎndān)说,这个项目相当于给传统铝冶炼装上了‘绿色引擎(yǐnqíng)’。”国家(guójiā)电投内蒙古公司副总工程师赵晋宇这样形容。 他给出了一组数字:项目年用电量约46.5亿度,其中绿电量超过37亿度电(80%),这些绿电主要来自配套(pèitào)的风力发电场和储能系统。这65万千瓦风电和10万千瓦储能,不是简单地连入大电网(diànwǎng),而是直接(zhíjiē)设计为铝厂的“专属电源”,在循环经济链条中提供稳定可靠(kěkào)的绿电支撑(zhīchēng)。 负责建设的(de)霍煤鸿骏铝电公司扎哈(zhāhā)淖尔分公司总经理杨正华介绍:“新电解槽设计能耗就比老设备低了约12%。配合高效(gāoxiào)的烟气(yānqì)净化系统,污染物控制更严格,氟化物排放量能低到国家标准的五分之一。” 当“绿电”遇上高效设备,效果叠加。项目投产后,预计每年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20万吨。这将使整个霍林河(huòlínhé)循环经济系统使用绿电的(de)比例提升至35%以上,实现(shíxiàn)质的飞跃。 目前(mùqián),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已有近25万吨铝产品(chǎnpǐn)通过了“绿电铝”认证并开始销售。扎哈淖尔35万吨项目的投产,将打通“绿色(lǜsè)生产”到“绿色消费”的全(quán)链条,让大部分铝产品贴上“绿色”标签,满足国内外市场对低碳产品不断增长的需求。 电力之本:1400亿度的(de)循环秘密 投产至今累计1400亿千瓦时的(de)发电量,不仅是个大数字,更是霍林河“高效利用资源”循环模式的成功(chénggōng)证明。 作为全国首个“煤—新能源—电—铝”循环经济新范式,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项目的核心在于:依托地区丰富(fēngfù)的风能、太阳能和劣质煤资源,把煤炭开采、劣质煤发电(fādiàn)、新能源发电,电解铝生产这几个环节(huánjié)高效串联起来(qǐlái),形成一个“吃干榨尽”的资源循环。 而支撑这个循环(xúnhuán)(xúnhuán)底色由灰转绿的,是持续发力、十年磨剑的新能源建设之(zhī)路。霍林河循环经济示范工程于2012年8月(yuè)开工建设,初期包含(bāohán)原有6台总装机容量(zhuāngjīróngliàng)110万千瓦的燃煤机组和2台新建35万千瓦劣质(lièzhì)煤热电机组、30万千瓦风电及配套电网。2014年8月,前三期30万千瓦风电全容量并网,标志着霍林河正式进入“风火互补”发电新阶段,迈出绿色转型第一步;同年10月,两台35万千瓦火电机组全部投产,项目全面建成。 自此,新能源建设步伐持续加速(jiāsù)。从2016年到2024年,清洁能源装机实现了3倍多的跨越式增长。至2023年8月,随着又(yòu)一批30万千瓦风电成功接入(jiērù)电网,整个项目(xiàngmù)的新能源总装机突破105万千瓦,已占专用电网总容量的36.8%。如今,项目每年可稳定产出30亿千瓦时清洁绿电(lǜdiàn),满足了下游的电解铝产业近三成的用电需求,为铝业(lǚyè)减碳贡献卓著。 对于国家电投内蒙古公司而言,循环经济是高质量转型(zhuǎnxíng)载体,也是一张“新名片”。立足当下,绿色升级仍在(zài)加速推进。到(dào)2026年,霍林河(huòlínhé)循环经济的新能源装机将达到170万千瓦,目标打造一个发电成本更具竞争力、降碳(jiàngtàn)成效更加显著、绿电应用场景(chǎngjǐng)更加多元化、智慧电网全面升级的霍林河循环经济“升级版(shēngjíbǎn)”样板,率先在区域层面构建起一个以新能源为主体、安全高效、清洁低碳的新型电力系统。(张珠海 张永越 程谋举)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“央广网(yāngguǎngwǎng)”客户端。欢迎提供新闻线索,24小时报料热线400-800-0088;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“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(píngtái)”线上投诉。版权声明:本(běn)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,未经(wèijīng)授权不得转载。转载请联系:cnrbanquan@cnr.cn,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(jiāng)追究责任。
内蒙古通辽市:点“铝”成“绿” 循环经济“再升级”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